找到相关内容3178篇,用时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六)

    非有非」的,那时佛便说:舍「非有非」,就像舍「有」、「」一样。对一切现象都不接受不贪著,这是我佛之法。比方药是治病的,药如果为害,再用的药治,药如果不为害就不必了。佛法中的智慧药也是这样的,用...中,未来如不在如来如中;如来如不在现在如中,现在如不在如来如中。过去未来现在如、如来如,一如,。」   13第十七章次问遍学并答   译文   遍学菩萨虽然已经进入无间道和解脱道,对这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093153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五)

    求。诸菩萨有大智力,深入法性,不是到那裏便在那裏为证。虽然深入,也不是悟解了什么新的道理,只不过深入一些,就像饮大海水,有饮多饮少的差别,没有的性质上的不同。   又,菩萨在顺忍位时,还未得...无异事。如饮大海者,多少有异,更事。   又,诸菩萨其乘顺忍⑿中,未得生法忍,观诸法实相,尔时名为如。若得生法忍,深观如故,是时变名法性。若坐道场,证於法性,法性变名真际。若未证真际,虽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4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)

    、触等更色。」这就是说,色也是香、味、触及四大因缘和合而成,并自性,因而是空,所以说:「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。」   (30)菩萨法身四大五根,同於变化:疑「菩萨法身」之下漏「」字。在前章中,...愿言,我当度一切众生,而後渐渐心智转明,思惟筹量,有一佛能度一切众生。以是故,诸佛得一切智,度可度已,而取灭度。我亦如是。二者,或有菩萨,犹在肉身,思惟分别,理实如此,必不得已,我当自立愿,久住世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8.html
  • 佛教价值观在隋唐价值综合中的重要地位

    的社会主体的利益和需要,对儒、道、释三家的价值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兼容并举,综合会通形成了以儒家价值观为正宗,“三教”鼎立的价值观念结构。实现南北方统一的隋文帝,登极之初就明确提出:“法内外,万善...意志的主宰,能干预人的行为,主张天人合一。他说:“今夫人举不能知天,故为是呼且怨也。吾意天闻其呼且怨,则有功者受赏必大矣,其祸焉者受罚亦大矣。”(《原人》)这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并二致。在这种相互矛盾的...

    赵馥洁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8.html
  • 禅与中国书法艺术

    形诸点画行款之间的绘画美。其实,羲之的《十七帖》与《兰亭》墨宝,又何尝不是文字化了的绘画艺术;颠张醉素的洒後之作与画家精品又有何差异!颜筋柳骨,与荆关董,巨那隽秀的山水之作,也自是的……对此,...   禅与中国书法艺术   蔡日新   中国书法的历史太邈远了,从远古的结绳纪事到苍颉造字的历史传说,今天已实证材料可考了。但从陕西半坡的陶文到殷墟的甲骨文字,的确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字由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893828.html
  • 信愿——往生正因

    ,这是最关键的问题。 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心咒、名号和阿弥陀佛。为什么呢?因为阿弥陀佛的心咒、名号都是阿弥陀佛智慧的幻化,都是阿弥陀佛累劫修无量功德成就的,都是以最伟大的愿力成就的,这个心咒...,遇到老虎,他急急忙忙地爬到树上,无意中喊了一声“南佛”,以这个因缘,在这一生机缘成熟发心出家,后来证得了阿罗汉果。 这个公案讲得很清楚,无意中念了一句“南佛”,这个善根种子就种在八识田里,即使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往生|信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0255593998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永明延寿思想的继承与发扬

    老以母子相忆之喻,指出:“母喻所念佛,子喻能念人。能念之人,即有情身心;所念之佛,即是自性弥陀。自性弥陀并有情身心,不隔丝毫。能念之人与所念之佛,。须要长久用心,精炼纯熟,打成一片。或口念,或...根本宗旨有差别。否则,怎么可能集五宗法脉于虚云老和尚一身呢?同样的道理,为了使五宗法脉得以承传不绝,虚云老和尚付法时,亦有将二宗以至多宗的法嗣付于同一弟子的。[[3]] 此乃虚云老和尚在近现代特定的...

    黄公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3.html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众生所同具,,若离了妄想执着,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,就是佛,否则就是众生。只因为我们从无量劫来,迷沦生死,染污久了,不能当下顿脱妄想,实见本性,所以要参禅。[[3]]   禅学的基本原理...自幼即性喜恬淡,好读佛书,有出尘之志,17岁时父母为娶妻田、潭二氏,同居而染,19岁时潜往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。先在鼓山后山岩穴中苦修数年,31岁时往天台山华顶龙泉庵礼融镜法师,奉教参“拖死尸是谁”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
  •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

    ]落花流水,何者不知妙道;青山白云,哪个不是知音。哪里还有虚云和尚在修道谈茶,分明是能所,空有具遣了,唯一能觉知的,就是诗中流淌而出的生命灵性。   理论上讲,禅悟的过程在于破有,粉碎虚空,然后...香斋》云:“寸香陪客坐,聊将水当茶。莫嫌言语寡,应识事无涯。岩树井藤命,驹光过隙嗟。佛言放下著,岂独手中花。”[[2]]有客远来,不论有茶茶,都造出一个“茶相”,细细地品嚼其中真味。“言语寡”时正好...

    冯天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7.html
  •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

    此与佛的本净心体就是参禅之人须痛下功夫,去体证而得的本来面目与本地风光。虚云和尚正是秉承历代禅门大师的祖训,以心体而言佛,以觉性而言心体,这样众生即佛、佛即众生。从众生本具的清净心体而言,这就是...执著于修与不修之相状,以契入众生与佛的心体,所以虚云和尚以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与“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”作为开示众人参禅悟道的指导性思想,以此指导性思想去反观照见个人心识意念的生灭:   你我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194128.html